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4-12-27 15:20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菏澤市科技平臺建設及科技合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敬請關注。
新聞發布會開始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增效擴容”,實現科技供給和產業需求“雙向奔赴”。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召開本場新聞發布會,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路鶴先生;市科技局四級調研員周琨先生;市科技局發展規劃科科長張一凡先生,共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駐菏新聞機構、市各媒體和新聞網站的記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請路鶴局長介紹我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路鶴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同志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向大家通報科技創新平臺服務菏澤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密圍繞“231”特色產業體系,貫徹落實“一企一平臺”計劃部署,通過集聚創新要素、打造創新平臺、提升創新活力等舉措,科技創新環境逐步完善,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穩定、高速增長,為實現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是全市科創平臺建設量質提升。高能級平臺數量不斷增長,近年來先后獲批建設山東省烯烴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植物基蛋白技術創新中心、山東省藥食同源資源開發與健康產品創制國際聯合實驗室等省級平臺。今年,我們積極推動達馳電氣與西安交通大學達成共建協議,山東省電力變壓器環保高效智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成功重組;推動步長制藥聯合山東中醫藥大學,參與共建山東省中醫藥基礎理論創新與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并成功獲批建設;天厚新材料與山東大學共建山東省超材料與電磁調控技術重點實驗室,并成功獲批建設。同時又新組織建設了31家菏澤市重點實驗室、77家菏澤市技術創新中心和14家菏澤市飛地研發中心等一批市級科創平臺,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創新生力軍;山東高端化工研究院連續兩年在省科技廳組織的年度績效評價中取得優秀等次,獲得省競爭性平臺項目資金支持400萬元,我市科創平臺建設實現了“量、質”雙提升。
二是扎實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規劃實施“一企一平臺”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組建研發團隊,培育自有科技研發人才。目前我市科創平臺產業布局更完善,結構體系更合理,逐漸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科技創新平臺梯次化培育模式。市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516家,市技術創新中心數量達到205家,院士合作協同創新中心16家,院士工作站9家,對于重點企業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已經突破70%。
三是撬動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大幅增長。通過構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為企業提供技術攻關、人才引育、科技創新的載體,我市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今年我市三項重大科技項目獲批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獲項目資金支持2736萬元;獲批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等各類項目和資金共計7450余萬元。同時,深入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無研發投入清零”“重點企業研發投入提升”行動,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增長至57.58億元,增幅為48.9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主持人
下面,請周琨先生介紹我市科技合作開展情況。
周琨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同志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剛才路鶴副局長向大家介紹了科技平臺建設方面的工作,下面,我向大家通報科技合作服務菏澤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一、國內合作方面
(一)精準征集企業技術需求。2024年,企業技術需求采取以集中征集為主、動態更新征集為輔的方式開展,征集工作加強引導但不強求,不設指標,不定數量,保證所征集技術需求的真實性、及時性、前瞻性。截至目前,共征集、更新企業技術需求信息68項,聯合市招才引智服務中心編印了《菏澤市企業人才、技術需求項目匯編》。
(二)雙向推介企業技術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企業科技需求與高校、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實現共享,借助多方力量對外發布,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全面合作。年內共向中國科學院、同濟大學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推介技術需求,同時,積極向轄區企業推介高校和科研機構最新科研成果150余項,全年我市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簽訂各類產學研合作項目及協議92項。
(三)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平臺。擇優推薦6項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參與2024年度山東省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備案工作,其中3項活動獲省科技廳備案,資助經費68萬元,爭取資金額度在全省排第5位。積極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先后組織活動28場次,促進企業家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對接,為扎實推進我市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期,菏澤市與山東大學科技合作高頻互動。7月2日,時任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帶隊來菏洽談校地合作事宜;11月25日,菏澤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軍同志帶隊赴山東大學開展回訪活動,37家企業與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微生物技術研究院等18家教學科研單位就人才技術需求進行現場對接;12月6日至8日,市科技局、市醫藥港與山東大學藥學院聯合舉辦了“菏澤市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投資洽談會暨山東大學醫藥行業校友菏澤行”活動;12月10日,菏澤市與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接交流會在市水務集團堯舜牡丹產業園召開,雙方就共建聯合實驗室達成進一步合作意向。
一波密集的市校高層次科技合作交流互動,為創新菏澤建設再添新動力。通過組織開展山大學子暑期來菏社會實踐、山東大學名校人才直通車等活動,近三年來菏澤共引進山東大學優秀畢業生104人。借助山東大學高端智庫資源,市校共同舉辦科技合作交流活動,我市約有20余家企業與山東大學開展深度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科技合作對接交流活動,山東百帝氣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山特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引進了高端人才,提高了技術水平,獲得了經濟效益。
二、國際合作方面
“山東省藥食同源資源開發與健康產品創制國際聯合實驗室”于2023年6月依托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菏澤校區(分院),獲省科技廳批準建設。實驗室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經驗,提升自身創新水平。引進國外專利技術2項,在山東大樹達孚特膳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轉移轉化。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韓國、意大利、德國等院士級專家合作,通過國際聯合攻關突破藥食同源資源開發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形成7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引進國家級人才3人,申報2024年度國家級外國專家人才項目2項,培養省級人才3人,爭取國家、省市級各類經費共計1000余萬元,參與制定國家/地方標準3項,獲國家級科技競賽一等獎等獎勵4項。承辦了“2023年高層次外國專家齊魯行暨生物醫藥產業技術交流會”“2024年山東省藥食同源健康產業國際科技交流會”等國際交流活動,提升了實驗室的學術影響力和業界知名度,為我市醫養健康領域科技創新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國家級、省級海外專家指導下,實驗室開展國際科研聯合攻關及技術轉移轉化,重點開展牡丹、芍藥、山藥、羅漢參等菏澤特色植物資源功效成分的挖掘及轉化技術、活性成分分析及質量控制技術、功能產品研發技術等相關科研攻關。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與山東宏濟堂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0余項,以“藥食同源資源開發技術”的創新帶動“健康產品”的創新。
實驗室鼓勵合作企業參與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科技創新水平和國際競爭力。與成武縣晨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聯合技術攻關,開展關鍵醫藥中間體頻哪酮清潔生產技術革新及產業化項目,首次實現頻哪酮綠色清潔生產,產品純度遠超國際標準達98.5%,成功實現了高品質頻哪酮的進口替代,2021—2024年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68億元,廢酸排放量減少近20萬噸,帶動頻哪酮下游相關醫藥產品新增產值近200億元,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入選“山東好成果 科技新動能”重大科技成果,填補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相關技術獲國際PCT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荷蘭專利2項。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進一步完善科技合作長效溝通機制,深入探尋合作契合點,加強科技合作交流,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拓展合作領域,細化合作項目,推動科研成果應用轉化,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優質項目對接菏澤提供最大支持、創造最優環境,確保合作務實高效推進。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接下來是記者提問環節,記者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大眾網記者
目前菏澤市的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已經較多,請問咱們2025年科技平臺建設的規劃是什么,尤其是在高能級平臺建設方面?
路鶴
高能級平臺主要就是指創新水平高、人才隊伍強、研發投入大,能夠對我們菏澤當地產業發展起到輻射帶動作用的省級和國家級平臺,這類平臺的建設難度較大,在下步工作中:
一是強化合作、共建創新平臺。緊緊抓住與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機遇,建立密切聯系,組織市內企業與對口高校院所多開展科技交流活動,簽約科技合作協議及項目,共同探索科技創新的新路徑,鼓勵企業積極建設校企合作創新平臺。
二是突出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的主體地位。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資金投入,通過實施科技項目、下達無償財政資金等手段“四兩撥千斤”,撬動企業創新資金投入增長,實現實施科技小項目,促進產業、平臺大發展的局面。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先行更加高效、高質。鼓勵、支持科技創新平臺申報各類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強化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積極性;面向評價為優秀等次的平臺征集競爭性科技項目,激勵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動性。推動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輕裝上陣。
菏澤日報記者
我們近期也關注到由山東達馳電氣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山東省電力變壓器環保高效智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成功重組,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下實驗室重組工作嗎?
周琨
去年年底,省科技廳印發《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優化整合現有省重點實驗室,構建新的省重點實驗室體系,主要有以下幾點大的形勢變化:
一是實驗室建設要求邁上新階段。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突破一批基礎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產生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成果,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融通,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是實驗室面向產業領域更明確。立足省“十強產業”,放眼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目前已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與高端裝備6個領域開展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面向國家、省未來產業發展戰略性領域布局的重點實驗室適當放寬條件。原則上每個方向僅對應組建1-2家重點實驗室,確保實驗室建設質量。
三是實驗室建設主體向企業轉移。《實施先進制造業“2024攻堅提質年”工作方案》提出要重組省重點實驗室200家左右,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比重達到75%,擺脫了以往多由高校建設的局面,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將更加暢通。企業滿足建有專門研發機構,近三年研發費用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且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3%的條件即可符合省重點實驗室的申報條件。
12月5日,由山東達馳電氣有限公司牽頭組建,西安交通大學和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共建的山東省電力變壓器環保高效智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經專家評審、答辯質詢和現場考察等環節后,通過省科技廳批建公示,成功重組籌建。
此次重組,實驗室研究方向提質升級,圍繞變壓器綠色環保與可靠性提升、高能效設計與檢測調控、智能化感知與運維、先進變壓器與成套系統產業化四個方向開展技術研發,旨在為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貢獻菏澤科技力量。
中國山東網記者
近年來,我市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了不少豐碩成果。請問,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科技合作的有效性、持續性和精準性?
張一凡
首先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為確保科技合作工作的有序開展,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搭建平臺。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溝通協調機制,定期舉辦科技合作對接會,依托科技大市場,讓本地企業的人才與技術需求,讓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成熟科技成果在平臺上流動起來,推動技術要素集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構建科技合作項目的跟蹤評估體系,對合作項目從立項、實施到驗收進行全程跟蹤,依據明確的指標來衡量其有效性,如,新技術的應用是否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提升、科研成果轉化率等。
二、精準對接。全面而深入地開展科技需求調研,通過實地走訪企業、發放問卷等方式,精準把握本地企業在技術升級、新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匯編成冊,有針對性地尋找國內外具備相應技術優勢的科研團隊或企業進行合作,為合作雙方提供精準匹配服務,減少合作的無效性和盲目性。
三、人才保障。出臺吸引科技合作人才的地方政策,吸引外地高端科技人才參與合作項目。同時,重視本地科技人才的培養,鼓勵他們參與合作項目,通過與外部人才的交流提升自身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合作人才培訓機制,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讓參與合作的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和合作模式,提高科技合作的專業素養。
回答完畢,謝謝!
主持人
今天的記者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感謝幾位發布人對有關工作的介紹和對記者提問的解答。請各媒體對今天發布會的內容進行充分準確的報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讀,讓社會各界持續關注、積極參與進來,為我市科創平臺建設和科技合作開展營造濃厚氛圍。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圖片攝影:吳松林)